圖為贈錦旗現場。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5月31日電 題:一面“遲到”的錦旗 一份真摯的謝意
作者 張瑋 葛莉
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的診室里正在上演感人的一幕:張仲主任醫師如往常一樣正在接診,當他叫到第5號時,進來一家四口,家長拿著掛號票及寫有“醫術精湛妙手回春,醫德高尚仁心仁術”字樣的錦旗遞到張仲醫生的手里,兩位家長嘴里不停說:“真是太感謝你們了,你們不僅救了我的孩子,還救了我們全家,你們就是我們的恩人……”。
時間回到了半年前,據孩子的母親介紹:“2021年11月30日晚上,11歲的然然下學騎車回家,快到家時,他突然停車把自行車往路邊一放,就撲倒在家人懷里(有家人接送),隨即昏迷不醒、口吐白沫,家長當時以為孩子瞎吃零食吃壞了,當時仍然沒察覺到有多嚴重,他們就近把然然送到呼市某醫院的急診科,醫生經過查體后說:‘轉內蒙醫院吧,我們這治不了’。我們這才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快走,上內蒙醫院吧”,然然很快被120救護車轉送到內蒙醫院兒科急診,急查頭部CT后接診醫師迅速請神經外科陳云照副主任醫師急會診,陳主任回憶說:“我查看然然時,他已處于深昏迷狀態,癲癇持續狀態,頭部CT提示左側額葉大量出血、破入腦室并鑄形,中線移位,腦干受壓移位。病情危重,孩子的父母心情萬分焦急,反復哭求我一定要救救孩子!标愔魅卧谧屑氃u估患兒病情及相關資料后,根據經驗分析認為顱內血管畸形可能性較大,建議立即安排急查頭頸血管CTA,檢查結果證實了陳主任的猜測。
孩子在生死關頭,情況萬分緊急,陳云照主任立即收住院著手制定了周詳的手術計劃。二線張仲主任醫師也從家里連夜趕來。兩位醫師考慮到患兒年齡小,出血量大,且病變位于功能區,即使存活術后也極易發生失語、肢體活動障礙等功能缺失,將給病人一生造成重大影響,他們仔細研究了血腫位置、形狀及畸形血管特點,設計了避開功能區的小切口和手術通道,既能一次性將血腫和畸形血管全部清除,又能巧妙地保護功能區不受損傷,盡力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設計好周全的手術方案后,陳主任將病情、治療方案和相關風險向然然的父母進行了充分講解,在征得了家屬知情同意后,立即組織神經外科重癥和麻醉三科的精干醫護人員做好緊急手術術前準備,凌晨23:30分,然然被推入了手術室。值得一提的是,手術期間然然的父母聯系好幾家醫院神經外科的專家進行會診,專家一致表示讓他們做最壞的打算,手術治療的難度很大,預后恢復差,可能連植物人都談不上。
滴滴滴……,心電監護報警聲不時響起,我院麻醉三科的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息。在蘇楠醫師熟練地完成麻醉后,張仲、陳云照兩位醫師為然然實施顯微鏡下開顱探查腦內血腫清除術+側腦室鉆孔引流術。鑒于出血量大,且并存畸形血管,術中情況險象環生,他們聚精會神、一絲不茍,他們精雕細琢、力求完美,在歷經4個多小時的鏖戰后,手術終于按計劃成功完成。在晨曦初露的時候,小然然終于被推出了手術室。
術后前幾天,然然的病情依然危重,經過持續呼吸機輔助呼吸和神經外科精心治療數日后,然然的情況才逐漸穩定下來,他終于再次睜開了眼睛,手腳也能遵囑活動了。為了更好地康復治療,然然家長與張仲、陳云照兩位醫師進行了反復溝通,確定了合適的轉運時機后,然然被轉運到北京的天壇醫院和宣武醫院進一步康復治療。
據然然家長介紹,兩家國內神經外科權威專家在仔細研究然然的病情資料后,對內蒙古能做出如此高難度、高質量的手術表示驚奇和認可,讓家長回去一定好好感謝手術醫生,同時專家說了這個手術做的最成功三點:1、當時孩子的情況很危險,沒有給孩子氣切(氣管沒有破壞)天壇的大夫都說,當時氣切都行。對患者來說,沒有氣切肯定是傷害小。2、當時出血量很大,在整個清理腦出血,沒有傷到任何神經,沒有給孩子留下任何的后遺癥。3、血腫清理的很干凈,還把畸形血管給處理啦,避免孩子二次手術(畸形的位置還不太好,長在功能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