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內蒙古新聞6月24日電(白潔 張秀 樊利琴)入夏以來,東勝區氣溫最高的一天,34度高溫讓街道上少行人。
還未到下午的上班時間,一位手捧錦旗的八十多歲老人在其兒子的陪同下來到東勝區人民法院。
今年以來,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法院將司法為民持續不斷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找準“辦實事”著力點,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掛在心上。
11年前,老人把30萬養老錢貸予他人,沒想到從此就走上了本息無歸的討賬路。
為了要回這筆養老錢,老人沒少碰壁鬧心,不得已訴至法院。多虧了承辦法官賈慧娟及其團隊的共同努力,從立案到審結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最令老人感動的,不僅是賈慧娟法官秉公執法的敬業品質,更是她在辦案過程中對老人的耐心釋法、對證據的細致查詢、對老人打官司的不得已和諸多不便給予體諒,并最終公平公正審結了此案。
深受感動的老人贊嘆道,這才是為群眾辦實事的好法官啊。老人冒著酷暑,也一定要及早把這面錦旗送到東勝區人民法院、送到賈慧娟法官手中。
八旬老翁冒著酷暑送來錦旗,對法院工作者來說,這既是榮譽也是沉甸甸的責任,鞭策著每一個人民法官、踐行公正司法的使命。
“就這么了結哇,咱倆以后還是好同事……”2022年6月23日,東勝區人民法院當庭調解成功一起因多年同事借錢不還產生的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原告高某與被告李某系同事,2011年10月,被告因資金周轉困難向原告借款100000元,后原告多次向被告索要借款無果,無奈訴至法院。
法官“搭橋”原被告,當庭履行還款義務。承辦法官樊利琴拿到該案卷宗后,經與高某溝通了解到李某對借款的事實及數額均無異議,只是由于其配偶生意失敗資金鏈斷裂,未能及時歸還。
后法官又與李某多次聯系,李某稱對借款的事實認可,并表示雙方之前的關系很好,也不想因為借款的事情搞得不愉快,正在積極籌措資金給原告還款。了解李某的真實想法后,法官第一時間向高某轉達了李某的調解意愿。
最終,經過法官的悉心調解,原告自愿放棄了一部分利息,被告李某在法官的見證下,當場向高某歸還了8萬元借款,雙方握手言和,化干戈為玉帛,雙方相視一笑,再續同事情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