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鄂爾多斯7月20日電 題:中國西部黃河小城:莊稼人可實現退休
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
75歲的辛存應這段時間分外高興,他的家鄉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達拉特旗東興村的眾多村民,正在實現“莊稼人也可以退休”的好愿景。
這位曾任該村黨支部書記12年的老人20日激動地告訴記者,“我們莊稼人之所以可實現退休,主要在于村里今年以來實行了土地整合的好政策!
按照辛存應的講述,共有11000多畝土地的東興村,人均耕地只有6畝多,每戶承包地,根據土地質量又被分成十幾塊,一定意義上制約了農民的積極性。
“之前這里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土地比較分散,農民每年辛苦經營,但是效益并不高;加之當地人口老齡化嚴重、農民生產經營規模小、土地耕種方式老舊,一段時間以來,這里在發展現代化種植業上屢屢遇到瓶頸!毙链鎽嬖V記者。
東興村村委會消息顯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村委會想到了改換方式,用土地整合解放農民,真正意義上實現“農民也可退休”的美好愿望。
說干就干,今年以來,當地村委會按照基層協商民主治理新模式,多次召開民主協商會議,最終確定按照“群眾自愿、土地入股、集中經營、收益均分”的原則,將全村土地實行統耕統種(即土地整合),大力推行入股分紅模式,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
土地整合后,村民發現了好多讓他們意想不到的變化。
辛存應注意到,土地整合后,村里的莊稼得到深耕,莊稼的長勢也成為歷年來最好的。
村民杜文彬總結稱,“實行統耕統種后,村民解放了勞動力,農民實現退休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他興奮地表示,“我們現在不用自己去地里風吹日曬,坐著就把錢領了,村委會爭取三年內全村統耕統種形成體系并推廣出去,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54歲的張軍是當地東興村一社的村民,他說,“實行統耕統種不光增加了收益,還讓我從地里脫身出來,搞起了養殖,現在我也是有‘雙份收入’的人啦!
張軍樂呵呵地對記者說:“跟我一樣的人還很多,我們大家還尋思今后再擴大一下養殖規模呢!
土地整合這件關乎農民命運的大事,正在被當地賦予更多意義和價值。
當地村委會認為,一定意義上,此舉也是作為中國西部黃河小城的達拉特旗邁出“共同富!钡年P鍵一步。
有人士甚至認為,正在當地推行的這一新政,可與44年前安徽小崗村18個村民按下鮮紅手印,將土地“分田到戶”相比肩。
內蒙古經濟學家蓋志毅表示,多年前的小崗村,18名農民是出于填飽肚子的樸素想法,冒險在契約上按下紅手;今天的東興村,則是在黨的統一領導下整合分散土地,進行規;洜I,意義完全不同。
在蓋志毅看來,安徽小崗村44年前的“分”是為了解放生產力、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而現在東興村的“合”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盤活農村資源。分合之中,體現的是老百姓正在過上好日子,他們的共同富裕生活也已清晰可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