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工作現場。
中新網內蒙古新聞7月22日電(王謙)為了把每個案件辦的公開透明,那就是要做到見到陽光,得到監督。近日,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檢察院對19件危險駕駛案件開展集中認罪認罰同步錄音錄像工作,首次邀請人民監督員全程參與監督,著力拓寬人民監督員參與檢察辦案范圍,提高檢察辦案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認罪認罰案件辦理質效。
該部門負責人介紹:在人民監督員、值班律師和“鏡頭”的見證下,案件承辦檢察官依法告知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法律規定,并就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向犯罪嫌疑人釋明,針對涉嫌的犯罪事實、罪名、量刑建議、適用程序等方面作出了充分釋法說理,聽取了犯罪嫌疑人和值班律師的意見。19名犯罪嫌疑人表示自愿認罪認罰,當場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
兩位人民監督員對檢察機關認罪認罰聽取意見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認罪認罰程序合法規范,承辦檢察官在講解認罪認罰意義及后果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真實性、合法性和自愿性原則貫穿始終。同時希望檢察機關能夠把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訴訟權利更好落實落細,推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更高質量、更好效果的適用,讓每一個案件都能經受住程序和時間的考驗。
該院發揮檢察能動性邀請人民監督員參與認罪認罰,既是進一步推動人民監督員參與檢察機關司法規范化的體現,也是貫徹“質量建設年”主動接受評議提高檢察履職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海拉爾區檢察院將繼續做到“應邀請、盡邀請”“應監督、盡監督”,讓人民監督員“真建言、建真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