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內蒙古新聞7月27日電(記者 李愛平)7月26日,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內蒙古供水通遼支線工程施工準備開工儀式在通遼市科爾沁區舉行,標志著工程建設進入實質階段。
引綽濟遼二期工程是國家172項重大節水供水工程—引綽濟遼工程的配套工程,是引綽濟遼工程發揮效益的前提和必要條件,是解決引綽濟遼工程“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支線工程。內蒙古供水通遼支線工程,是2022年國家部署推進的55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內蒙古連接國家水網和構建全區水網的重要一環。
兩個項目的實施,對于進一步緩解蒙東地區嚴重缺水狀況、促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打基礎、保安全、利長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通遼市西遼河流域發展受制于水、受困于水的狀況十分明顯,特別是地下水超采、河道斷流、湖泊萎縮等長期積累的水生態問題動態演變,對加強和優化水資源保護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迫切要求一方面要科學規劃、加快推進引綽濟遼、內蒙古支線供水等重點工程建設,為區域發展提供有力水資源支撐;另一方面,必須堅持量水而行,強化“四水四定”原則落實和水資源剛性約束,處理好發展和保護、利用和修復的關系,全面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確保工程的綜合效益最大化、有限水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引綽濟遼二期工程、內蒙古供水通遼支線工程,年均供水量4.36億立方米,概算總投資98.96億元,境內輸水管線長574.47公里,涉及通遼市科爾沁區、扎魯特旗、開魯縣、科左中旗、庫倫旗、奈曼旗、科左后旗、開發區8個地區,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向通遼市供水3.95億立方米,大幅提升了城鄉供水保障能力,對于解決城鄉群眾生活生產難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推動該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跨越追趕具有重要的意義。(完)